【戰(zhàn)疫醫(yī)護手記】戰(zhàn)而無畏、不負青春、不留遺憾
來源:吉林省腫瘤醫(yī)院 時間:2022-03-29 瀏覽: 次
吉林省腫瘤醫(yī)院門急診護士陶俊
我叫陶俊,是吉林省腫瘤醫(yī)院門急診的一名護士,目前在科內擔任急診帶組組長,也是我院本批次醫(yī)療隊的副組長。今年30歲的我已經與男友商定好即將訂婚,因為疫情,我們的婚期一拖再拖,但男友和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決定。3月20日我正式進入通源方艙醫(yī)院,這個大家庭里住著上了年紀的老人、咿呀學語的小朋友、認真復習功課的學生,大家其樂融融的氛圍讓我覺得溫暖,也讓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。他們都是為了戰(zhàn)勝新冠來到了這里,他們無助但樂觀積極,我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幫助他們盡快康復出院。在這工作過程中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年僅兩歲的小朋友,也是我們療區(qū)里最小的一個。雖然他還不太會說話,但他總是眨著眼睛笑盈盈的看著我們,讓我覺得心疼,明明正是應該沐浴在陽光下的年紀,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們自由自在地奔跑,聽風在耳邊劃過的聲音,現(xiàn)在卻來到陌生的環(huán)境同大人一起與疫情戰(zhàn)斗。每次送飯給他,他都會用稚嫩的聲音說一句:”謝謝姐姐!愛你!”孩子的媽媽也表示:“非常感謝你們提供的幫助,孩子在這適應的很快。”那一瞬間我能感受到莫大的安慰。平時我會盡可能多地和他一起互動,我怕陌生的環(huán)境讓孩子覺得恐懼,怕給他留下不好的回憶。我希望等他可以邁著小小的步伐走出這里,眼神里依然充滿對世界的憧憬和期待,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精彩,去追尋屬于他的小快樂,小美好。
在午飯后與小朋友互動
在工作之余我也很擔心父母的安全,每天都會和他們視頻通話,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分鐘,但他們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牽掛。今年我錯過了爸爸和媽媽的生日,但媽媽說這是她最特別的一個生日,她的生日愿望就是“希望每一位醫(yī)護工作者都能戰(zhàn)而無畏,歸時無恙,不負青春,不留遺憾”。我很慶幸我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里,遇事不畏艱難是父母在我腦海里深深刻下的信念。疫情當前,我會帶著他們的志愿,不負他們的期待。
深夜在院內核對醫(yī)囑
人們習慣用“白衣天使”來稱呼我們,或許我沒有天使那么超塵脫俗,但披上戰(zhàn)袍,踏入戰(zhàn)場,是我實現(xiàn)自我價值的瞬間,我會以“天使”的標準來要求自己。我始終銘記,患者來到這里是對我們的信任,是托付,更是我們的責任!他們無助、彷徨的心需要我們來慰藉。我堅信,我們終將戰(zhàn)勝疫情,一起手拉手踏上家的歸途!
門急診陶俊